他瞪着眼睛盯着眼前这位中年男人,惊讶地问:“你居然还活着?”
中年人苦笑着摇摇头,“离开冲田家后,我投奔了龟田家,本想借助龟田家的力量跟明军对抗,可现在连龟田家也完了。
少主,如今倭国的未来,就掌握在你我手上啦……”
中年人和冲田一郎并肩坐着。
他一脸严肃地看着冲田一郎。
"倭国现在的局势很糟糕!你得清楚,倭国北部的冲田、池田、龟田三家,都被明军给占了,整个北部地区都已经落入大明之手!”
他指着地图说道,“从明军的动作看,他们绝不会轻易撤退。
我想,他们可能是想占领整个倭国。
不过少主你不用太担心,他们虽然占了北部,但要稳定下来也需要时间。
毕竟,他们只有五万人!”
冲田一郎原本黯淡的眼神一下亮了起来。
他忽然明白了!
这里是倭国,不是所有人都想让大明统治!
说到底,如果朱瞻培太急躁,继续攻打倭国其他地方,很可能就会陷入后方不稳的困境。
一旦吃了败仗,就再也翻不了身了!
“请先生指点,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?”
冲田一郎急忙低头,向中年人行礼。
中年人微微一笑,“先找盟友,壮大自己的势力。
我们不必做得太完美,只要能拖住明军将领,哪怕是一两年,他们的补给跟不上,自然就会撤退!”
冲田一郎越听越觉得这主意靠谱。
明军终究是外来的队伍。
只要拖住他们,这些外来者迟早得离开!
两人相视一笑,都充满信心。
……
在大明朝廷上。
朱棣收到了朱瞻培的来信。
这次,他直接将三份战报摊开。
面对满朝官员,朱棣语气平和地说:
“现在,朱瞻培已经在倭国消灭了冲田、池田、龟田三大家族。
可以说,倭国北部已经被咱们大明拿下了!”
这话一出,朝堂立刻安静下来。
大臣们已经很久没听到朱瞻培的消息了,差点忘记这个起初并不起眼的皇孙。
但现在,朱瞻培突然传来这样的消息,让所有人都心中一震。
以朱瞻培的能力,他当不当皇帝,对大臣们来说已经无关紧要了。
有一天,朱棣和朱高炽如果都不在了,朱瞻基和朱瞻培要是争夺皇位,朱瞻培只要逃到蒙古,朱瞻基就真的不敢追了。
毕竟朱瞻培可是个军事天才,他要是带兵来抢皇位,那已经是手下留情了。
朱瞻基就在人群里听到了这个消息,心里替朱瞻培开心了一瞬,但很快眉头又皱起来了。
在华丽的大殿上,面对文武百官,朱棣突然看向朱瞻基,“瞻基,你觉得瞻培送来的战报怎么样?”
朱瞻基愣了一下,看到朱棣关切的眼神,他意识到皇爷爷担心他又钻牛角尖了。
于是他马上笑着说:“皇爷爷,我没什么特别的感觉。
只是当年瞻塔离开时,我们还打了个赌,看谁能先完成任务。
现在瞻培已经控制了倭岛北部,我却没什么进展,确实有点急。”
朱棣一听明白了,原来这两个孙子是在互相较劲呢。
这可是个好事!
朱棣哈哈大笑,摇头对大臣们说:“这三份战报,只有最后一份是昨天才收到的,其他两份我早知道了,只是没说。
今天拿出来,是因为瞻培在最后那份里向我求援了。”
朱棣终于点出了今天的重点——要不要派援军?
大臣们一听,都紧张地眯着眼睛。
大家各有立场,现在老大朱棣还没表态,谁也不敢乱说话。
这时,朱瞻基果断站出来支持朱瞻培:“皇爷爷,我们应该赶紧派人去帮忙瞻培。”
“五万大军攻打倭国,肯定不容易,人少的话可能镇不住那里的百姓。
要是我们派兵过去,肯定能起到威慑作用,让瞻培的计划更容易成功。”
朱瞻基就是这样想的。
他知道,在倭国的朱瞻培,朝廷里能帮他说话的大概就他这个哥哥了。
朱棣的想法和朱瞻基差不多,但他没直接表态,而是看着众大臣。
这时,一个老臣站出来说:“陛下,我觉得应该赶快派援兵。”
书趣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