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旅游集团在环评报告里删除了氡气数据。”李婷的电脑屏幕亮起省环保厅的内网界面,“他们买通了检测机构的采样员,用三年前的旧数据顶替。”
晨会上,陈凡将省地质调查院的红头文件拍在投影仪下:“根据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》,现对北坡地块项目重新公示。”旅游集团的副总摔了茶杯:“陈副镇长,青岩镇今年的固投指标还差七千万!”
暴雨冲刷着探方坑壁,陈凡的雨靴陷在泥浆里。金属探测仪的警报声中,工人挖出半截锈蚀的铁笼,笼内骸骨的手腕上扣着“蛟目”银镯。省辐射站的仪器对准尸骨,γ射线计数率瞬间突破安全阈值。
“这不是明清银库……”孙教授的声音发颤,“是日军731部队的活体实验场!”
陈凡的对讲机里突然炸响施工队的轰鸣,三台挖掘机冲破警戒线。他张开双臂拦在车前,高举着手机里老孙头的遗照:“1953年的矿工怎么死的?铅封箱里装的是什么?今天谁敢动土,我就把材料捅到中央环保督察组!”
县委常委会的表决结果贴在公示栏:北坡地块项目暂停,成立市县联合调查组。陈凡在办公室整理信访材料时,发现匿名举报信的新线索——信纸上的油墨通过质谱分析,与县国土局的公章印泥成分一致。
王处长被带走那天,镇政府的玉兰花开得正盛。陈凡站在窗前,看着纪委的车碾过满地落英。李婷递上省里的表彰文件:“你申报的历史文化名镇材料批了,省财政拨了三千万保护资金。”
地底突然传来闷响,临时封堵的探方再次塌陷。陈凡的手电光照进裂缝,一截日军实验日志的残页贴在岩壁上,结尾日期赫然是1953年4月7日——与苏联专家埋箱的时间完全重合。
书趣阁